烽火中诞生
征途上奋进
《拂晓报》创刊87周年回眸
87年前的今天,1938年9月29日,抗日的烽火在中原大地熊熊燃烧。在彭雪枫将军的亲自关怀和带领下,一份承载着希望与使命的报纸——《拂晓报》诞生了。
抗战时期,彭雪枫(前左三)和拂晓报社工作人员合影
她的出现,如同她的名字,寓意着长夜将尽,黎明将至,为艰苦斗争中的军民带来了一缕曙光。
展开剩余88%1939年10月5日《拂晓报》一周年再次刊发《本报创刊号发刊词》
1941年10月13日《拂晓报》头版
抗战时期的《拂晓报》。 董虎 摄
《拂晓报》从创刊之初,就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,揭露日寇暴行,报道抗战捷报,交流斗争经验,成为了凝聚军心、鼓舞士气、教育群众、打击敌人的锐利思想武器,受到了广大军民的喜爱和欢迎。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刘少奇、陈毅等领导人给予高度评价并题词。
1958年9月30日《拂晓报》3版
1942年8月16日《拂晓报》2版
1983年11月12日《拂晓报》头版
1988年9月27日《拂晓报》头版
抗战中,为了斗争需要,《拂晓报》先后出版了部队版和路西版。至1946年,《拂晓报》路西版在出版百期时,为了纪念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与敌作战时牺牲的彭雪枫同志,更名为《雪枫报》。
1947年4月22日《拂晓报》部队版纪念专号
1946年5月9日《拂晓报》路西版
1949年1月27日《雪枫报》(第200号)头版
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《拂晓报》、《拂晓报》部队版、《拂晓报》路西版、《雪枫报》,持续报道豫皖苏边区的重大战役和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火热场景,生动记录我军官兵的英勇事迹和广大民工的支前热潮,进一步增强军民一致共同克敌的信心。
《拂晓报》500期所出的纪念专版
《拂晓报》700期追悼彭雪枫同志专刊
新中国成立后,《拂晓报》几经调整,最终作为中共安徽省宿州市委机关报继续发行。
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《拂晓报》的职责与使命亦随时代而拓展。她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浪潮,以饱蘸理性与激情之笔,记录时代变迁,讴歌奋斗精神;她立足本职,围绕中心,服务大局,为宿州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,营造了昂扬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;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,站稳政治立场,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、共命运、心连心,践行着一张红色报纸的初心和使命。
1950年1月1日《拂晓报》头版
1956年1月1日《拂晓报》头版
1962年2月5日《拂晓报》头版
1981年1月1日《拂晓报》头版
时光流转,万象更新。今天的《拂晓报》,早已不再是昔日的油印小报。她紧跟时代步伐,锐意改革创新,已经从单一的纸质媒体,发展成了集报、网、微、屏于一体的融媒体矩阵。报社采编人员全员进入互联网“主阵地”,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。
《拂晓报》创刊85周年纪念特刊
《拂晓报》创刊85周年纪念特刊
《拂晓报》报史馆
87年,是一段光辉的历程,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。展望未来,《拂晓报》将赓续红色血脉,弘扬优良传统,把握时代脉搏,不断开拓进取,努力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、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,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全媒体表现形式,讲好宿州故事,传播好时代强音,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宿州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发布于:北京市佳禾资本-杠杆股票-正规配资-免息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